top of page

熱力四射的理科教室

  • Writer: happyedutime
    happyedutime
  • Oct 10, 2020
  • 3 min read

Updated: Oct 17, 2020

這學季的科學實驗室對國小中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新一季的訓練課程,但對於八年級的孩子來說,除了實作探究的訓練之外,還需要增加學科學理的認識與理解,因此安排透過「聲、光、熱」三大物理主題,進入生活科學教室學習物理探究與實作實驗、廚房熱力科學相關實驗、反射、折射等光的相關實驗、聲音、波動與熱能傳遞的認識、光的色彩學等來發展基礎實驗訓練。並學習如何使用工具(包含書本閱讀,心智圖練習,實驗紀錄、重點整理~等)

一開始,先問孩子,熱是什麼?看得見?摸的著嗎?


「老師,熱是溫度,看不到。」 「不是,熱不是溫度,熱看得到!」「柏油路上可以看到那個霧霧的東西,氣體好像~」 「是水蒸氣啦~」 「是光影的折射啦~」 「熱可以感受到~溫度」 「熱是一種粒子狀態,會在空間裡對流或是輻射。」

哇,看很多書的小F說得好學術。 「粒子是什麼?」 「太陽輻射會產生粒子,粒子碰撞會產生能量,例如微波爐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產生熱~」 有一些小孩的表情已經開始出現「星星」了~

我們先總結一下~

剛才各位的討論,好像可以發現「觀察」熱的現象,我們利用熱的現象來檢視什麼是熱,所以慢慢找到一種工具來「測量」熱所造成的現象。 「所以有了溫度計,對嗎?」小C接著問。

「是啊!那大家知道有那些種類的溫度計,用什麼原理呢?」 「酒精,水銀溫度計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小恩舉手搶著說。 「紅外線耳溫槍,利用紅外線。」小佑說。 「水族缸上的貼紙,但我不知道是什麼原理?」小J說。 「那你要不要下課時查一下,下次上課和大家說說?」「好呀~」


我們先討論到這,然後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測量物質燃燒五分鐘(或三分鐘)可以讓溫度改變多少?同時我們可否切分為每30秒測量一次,將數據記錄下來,我們來看看會是什麼樣的溫度變化狀況?首先用蠟燭、酒精燈和你們自己想要嘗試的「可燃物」來試試·



我將每個班,分為三或四組,讓他們依不同程度,進行「同質性」與「異質性」分組。這中間考驗孩子的合縱連橫,也考驗他們的「識」人,考驗合作關係,也考驗人際衝突的解決能力。不過,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預測」實驗的結果,推理是否可以得到驗證,找出不同的影響因素?學習使用實驗室工具(包含安全用火),系統性思考,圖表判讀與描繪。


一整個實驗室變得忙碌起來,可以看見有的組很快地進入狀況,也有些組一開始就卡關,進入問題解決模式,或是爭執模式。然後他們彼此會看見彼此的成功與失敗。這是我要的「生態系統」。也是刻意營造的課堂氛圍。


小學中年級的孩子重點在學會操作實驗與觀察。中學的孩子,則必須從數據分析與操作過程中,推理學理基礎與科學探究實作的模式。不同的年紀,背景,有不同的任務。

一開學就在實驗室「點火」,希望這個科學探究的火苗可以一直燃燒下去~猜猜看,接下去要玩什麼?



小光校長的課堂札記 2020/09

 
 
 

Commentaires


Join our mailing list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Twitter Icon
  • Black Pinterest Icon
  • Black Flickr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2023 by The Mountain Man.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