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自主自發都是從興趣開始
- happyedutime
- Dec 7, 2019
- 2 min read
By 廷軒老師
-
中學季的第一週,二年級的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在秋假的自主學習成果。
📷📷 📷📷
放秋假前一週,我讓孩子們寫下自己這次秋假想研究的主題,並排出每一天的進度以及所需的材料,對孩子們來說是第二次的練習,因此在跟我報告計畫時更上手。
連續五天,每一天我都讓孩子們輪流介紹自己的成果,孩子們年紀雖小,對於自己的研究主題卻非常有想法。
有孩子喜歡新幹線,便做出「新幹線車種的特色和路線圖」,還說「老師你之後要還我這一張喔!因為我要接著做它周邊的美食介紹」🚅
📷📷
有孩子是寶可夢的狂粉,便決定把自己喜歡的四十隻寶可夢做成圖鑑,與同學分享。孩子說:「我原本覺得很難做到,但做到之後覺得很開心!」🖍
有孩子熱愛日文,便做出日文五十音的卡牌,搭配圖畫和單詞,教同學讀、玩遊戲,甚至有五年級學長問說:「老師他可以開日文課嗎?我想選修耶!」🇯🇵
📷📷
📷📷
有孩子喜歡手作,便搭配聖誕節做了17個聖誕吊飾,用心配色,完全是可以拿去市集販賣的程度🎄
📷📷
有孩子沈迷於世界地圖,便做出了世界大富翁,讓金額變大、不只有命運和機會,還有挑戰,角色變成了寶可夢的怪,是很成熟的遊戲🎲
📷📷
📷📷
看著這週孩子們介紹自己作品的喜悅,以往害羞的孩子上台變得信心滿滿,說起自己喜歡的事物興奮的不得了,這時候,老師化身為好奇寶寶,不斷提問,跟著孩子們學習,從孩子們發亮的眼神中,我清楚看見,他們體會到了「同儕就是彼此最好的老師」🔆
無論是現在的108課綱抑或我們一直追求的理想教育,都期待孩子能夠長出自主自發學習的能力,能與人好好互動,然而這些能力都不會憑空長出,讓孩子從自己有興趣的地方著手,身為老師我們能做的是,引導孩子把興趣變成更大的研究專案,慢慢的,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問題解決力、探究精神、責任感、恆毅力就會長出來。
假期的美好就是讓孩子擁有空白時間,這樣的空白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讓孩子去真實探究自己喜歡的事物,嘗試、犯錯、再嘗試,然後學會,而後相信自己。
Bình lu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