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豐盛之旅第二天|日人節奏
- happyedutime
- May 16, 2019
- 5 min read
2019.05.14 今日行程:活水教會(七股築夢計畫)→阿全碗粿→台灣文學館→林百貨→度小月→武德殿→司法博物館→福記肉圓

活水教會
小實光報導~活水教會~七股築夢計畫
報導者:簡婕

七股寮,是西台灣被遺忘的角落。
七股的社會資源缺乏,新住民家庭,隔代家庭,單親家庭眾多,面對人心的疏離,破碎的關係,教養的問題, 從年長到年幼, 在他們眼中,往往只見日復一日的茫然。
活水教堂不只是教堂也是七股文化復興的起點,從不同活動,課後輔導到實際的接觸,讓大家感受到真正的關心,以及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們G6再準備前往早餐店時,看到了一家咖啡廳的電子螢幕上居然有我們在民宿遇到的大哥哥的身影!我們立刻被吸引住了,待在哪裡看完了影片,才了解那是一個名為「七股築夢計畫」的計畫,後來我們進去了咖啡廳,和老闆簡單介紹了一下,順便買了兩杯咖啡,就遇到了這個計畫的志工~沈老師。
我們很快地跟沈老師聊了起來,並了解到因為七股是個鄉下,成年的人大部分都出去工作了,所以隔代教養的小孩很多,也都沒有夢想,所以他們就是要幫助七股的小孩找回夢想,老師還說:「教會不一定要是一個建築,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討論一件事都可以叫做教會(老師是基督教徒)每個禮拜六都會有一些活動,這禮拜的活動竟然是包水餃呢!這讓我非常的期待!(有空一定要來喔~

阿全碗粿/度小月/福記肉圓 (早餐/午餐/晚餐)
今日美食!令人驚豔的美味小吃?!
報導者:湘寗

大家好,在經過一整天的旅行後一定會讓妳(or你)的肚子餓的呱呱叫吧!今天我們小實光美食報導社就要來為大家介紹美味的台南美食,讓你能順利的填飽各位早已飢餓的肚皮!
阿全碗粿/福記肉圓
在剛剛起床、意識還有點迷糊的時候最適合來一碗熱騰騰的碗粿或肉圓了!兩家都是開了非常久的老店,雖然店面不怎麼大,但吃飯時總能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我個人特別喜歡阿全的魚丸湯(因為肚子沒有太餓而沒吃到碗粿)和福記的肉圓。濃稠的湯汁裡有著充滿著香氣的香菜與一看就能知道的是純手工製作、在嘴裡攪嚼時會有濃烈魚汁味的魚丸,以及用軟嫩的皮將富有嚼勁的肉給包覆起來、加上甜味適中的醬料,最後在配上一碗暖呼呼的大骨湯,真是所謂的人間美味呢!
度小月
當你肚子餓想品嚐道地的古早味食物時,一定要來試試這家不但食物美味,服務品質也一級棒的店!其中我覺得最好吃的是他的擔仔麵與愛玉,份量適中、麵條Q彈、湯汁與肉燥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僅僅只是吃完卻有著無比的滿足感。還有他的愛玉的湯汁是使用酸酸甜甜的新鮮檸檬汁,另外配上甜蜜的蜜桃與鳳梨,實在是非常的美味!

台灣文學館
報導:全體成員
台灣文學館裡面實在是太豐富了,因此我們將內部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台灣文學的內在世界常設展」、「 【逆旅 ‧ 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特展」、「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在臺南)」。

「台灣文學的內在世界常設展」
導覽員:睿津
(待補)
【逆旅 ‧ 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特展
導覽員:簡婕、繼筌

主題:逆旅1949——台灣戰後移民文學展
關鍵字:二戰、國共內戰、白色恐佈(1949)
故事:歷經白色恐怖和二二八事件後的本省人和外省人如何相處、鄉愁/想家
呈現方法:投球近一個中國地圖(來自哪裡
美食(鄉愁(建立在對食物的味覺記憶之上
短袖上衣(上面印著想家兩字
文學作品:霧航(白色恐佈)、逆旅、想我眷村的兄弟們、祖靈遺忘的孩子-眷村歲月的母親
我們今天在台南文學館看到了非常多有趣的展覽,其中最讓我注意的是一個名為「
逆旅1949——台灣戰後移民文學展」的展覽,大致上是在說歷經白色恐怖後的台灣本省人和外省人(國民黨)的故事,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有趣的物品,像是一個把球投進你的家鄉,最後變成一個台灣的形狀,還有一個螢幕,上面寫了在台灣的外省人想念家鄉的食物,後來用詩or故事記錄下來,有豆腐,麵,蟹殼黃和包子,讓我覺得...肚子好餓TAT
除了這些,哪裡還放了很多不同的書,大多是關於眷村的書。我比較在意的是一本名為「祖靈遺忘的孩子」的書,是在介紹作者的生活記錄,當時因為外省人很多,也會有很多的混血(外省人跟本省人結婚,而那些人在外省人眼中是「番」,而在本省人眼中就是「外省人」)而作者因為是混血兒,而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方式,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書。
看完了這個展讓我覺得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很開心
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在臺南)
導覽員:思齊、湘寗

裡面所介紹的事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所發生的事,安妮是「安妮的日記」的作者,而阿嬤們則是在戰爭時被迫當成日軍性侵犯的對象。但是即使遇到了挫折與失敗,他們依舊努力不懈地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希望。
安妮是二次大戰的一個猶太小女孩,她躲在書房的一個密室,她跟家人一起,沒被發現,她每天都寫日記,紀錄密室的生活,但不知道是被誰出賣,被抓到集中營,最後死亡了。 她爸爸把日記公開給我們看,讓我們可以深入瞭解二戰猶太人的緊張生活!!

林百貨
來林百貨
報導:繼筌

歡迎收看:小湯新聞
今天來到林百貨,從外觀 剛營業時,還有穿著日本和服的工作人員在門口迎接,通過大門,立刻就像走進時光隧道一樣,回到82年前的府。
林百貨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百貨公司,於日治中期的1932年12月5日開幕,座落於日治時期的臺南市末廣町2丁目,為臺灣第二間、以及南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也是臺灣唯一設有神社的百貨公司。開幕日僅比當時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晚兩天,兩者亦並列為臺灣日治時期南北兩大百貨。1F是伴手禮、2F是文創(文創好物/工藝設計/品味嚴選/賞玩趣味/花藝)、3F台南好時(摩登設計/新藝選搭/生活創意/香氛)、4F林聚點藝文空間(林咖啡/風格美學/風潮音樂)、5F台南好美味(台灣特色小吃)、6F景觀台。
謝謝收看小湯新聞
圖片來源:小湯
版權:申請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下次再見!!!

台南武德殿
報導:思齊
臺南武德殿在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1936年)建造,用來練劍道,練武術。蓋在台南孔廟旁,二次大戰後,臺南武德殿改為忠義國小的禮堂。 它的建築特色是日本傳統的社殿建築,屋頂為歇山頂,兩側置有博風板,門廊的屋頂採用唐博風式。 我覺得這個建築很日式,很威嚴。

司法博物館
報導:睿津
舊台南地方法院興建於1912年,由森山松之助設計,採巴洛克式的華麗風格設計與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日治時期的三大建築,經指定為國定古蹟,於2016年11月對外開放參觀。
(摘要資料來源:Google維基百科)
我覺得它的雕刻十分精緻,還有它不會太華麗,不會有種眼花撩亂的感覺,重要性是官員可以方便去工作。

我們今天一行人,走了一趟日人之路。看見日治時期時,日本人在台灣的建設,除了傳統的日式建築之外,更多的是洋式建築。當我們走在這一個小小的長方形街區中,感受著日人的生活步調,那嚴謹卻不失生活格調的節奏,漸漸滲入我們的身體中。

親愛的孩子, 別忘了旅途中的點點滴滴感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