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北學走讀北投女巫的故鄉

  • Writer: happyedutime
    happyedutime
  • Jun 17, 2020
  • 2 min read


那一天,負責導覽的孩子說著:「pataauw,是當地的凱達格蘭族的語言,是女巫聚集之地。以前是「北投社」的傳統領域範圍。因為終年雲霧繚烙,所以給人添加了許多神秘的想像。加上女巫駐紮於此,所以一般人不會隨便去往打擾~」




「老師,這表示北投是原住民的霍格華滋學校,是女巫訓練所,對嗎?」


哈哈,孩子!你的想像力還真是不是普通的好!我竟然沒有想過這個議題。我真喜歡你的天馬行空~



不過對我來說,我對「八頭」的印象停留在我的童年。小時候因為媽媽生病,我需要跟著爸爸媽媽去「北投軍醫院」看病,然後我爸常帶我去洗「溫泉」,印象中是一個「公共浴池」,然後我都會被燙的「不要不要的」,但是有可以玩水,所以還是很愛去。而且洗完都會殘留一種味道,身體也會滑滑的。


當然,當時並不會知道「日治時期」對北投溫泉的開發,也不會知道北投八景。更不知二次世界大戰,台灣的角色。然後日本人為什麼要開發北投溫泉?


出發走讀前,和孩子們就「北投學」展開行前探究與課程規劃(是的,這個階段已經進入與孩子師生共作課程的階段),孩子們在備課時,找到一些關鍵字。溫泉、那卡西、溫泉博物館、國軍北投醫院、台鐵淡水線新北投車站、溫泉博物館、天狗庵、北投圖書館、凱達格蘭文化館、地熱谷、溫泉蛋~~~哇,太豐盛的資源要來探索了~


第一站,擔任課堂規劃的孩子設計了「攻站遊戲」,讓孩子挑戰「溫泉博物館」。搭配文史資料的收集,將學習權下放給了同學。透過任務單,讓孩子尋找任務上的線索,記下大事件。題目遍及文史、地景、建築與文化。透過初步的走與現場的讀,讓孩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後再回來利用文本做細究,將自己在現場的線頭拉開,埋進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一段一段的抽絲剝繭。之後利用各組的報告來進行「形成性評量」,達成學習遷移。同時換組操作課程規劃,讓孩子以此建立「北投學」的素養、研究的工具能力。


老師的角色呢?退居幕後,單線操作各組的「作業」,善用小組對話來精進、觀察孩子的工具能力是否養成?然後鼓勵他們往前繼續「拉線」。其實,很忙的~但是,很開心~


小光校長的台北學側記 2020 初夏



Comments


Join our mailing list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Twitter Icon
  • Black Pinterest Icon
  • Black Flickr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2023 by The Mountain Man.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