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級黑潮壯遊~在高山森林基地邂逅獵人的溫柔
- happyedutime
- Oct 26, 2022
- 2 min read
Updated: Dec 10, 2022
沿著台11 線海岸公路北上,孩子們用自己的腳留下台灣的印記。我們相信,步行是對土地最虔誠的禮敬,走讀是對歷史最深刻的省思,壯遊是自我成長的最佳淬鍊。

經歷11號公路上的不同聚落與族裔的生活據點,孩子們讓自己成為「採詩官」。透過親身進入部落,親自去認識阿美族、葛瑪蘭族、薩奇拉雅族等族群在這條公路上的生活與文化。
壯遊的第八日,我們從豐濱跨境進入「高山森林基地」,看一位叛逆的馬大山阿公,如何帶著家人遷徙到花蓮海邊的磯崎,成為第一個看見海,並且嚷著:「好大的一條河」的布農族。也從導引師「茶老」的口傳故事裡,聽見了這位Subun阿公的一生。也認識到小馬老師的家族故事。

進入高山森林基地的我們從「找老鷹」到「找獵人」、「找山羌」,其實最終的目的是要引導孩子「找自己」。
黑潮壯遊第八日的下午,孩子在引導師的帶領下,開始緩緩透過「攀樹」技巧的練習,認識自己的身體。能量流轉的過程,一邊克服自己的恐懼,一邊透過繩具的使用與熟練,挑戰登高遠眺的視野。


晚上則在滿佈星空、獸鳴與海濤聲的營地寫著一日的「工作手札」,然後和著蛙鳴與山羌叫聲進入夢鄉。



第二天,在猴子的窸窸窣窣聲中醒來。引導師帶著獵槍和弓箭帶我進山找山豬和山羌。一路上和我們分享成為一個真正的獵人不僅是一個會開槍大獵物的獵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生態環境的保育者。沿路「茶老」引導師親自為孩子示範如何在野地生活,如何在森林裡移除外來附生的藤蔓?如何選擇可狩獵的動物? 他為孩子們示範如何成為一個「溫柔的獵人」?同時告訴孩子布農族分食獵物的傳統,入山、下山開槍的意義!然後透過這樣的轉譯讓孩子們明白「MIHOMISAN 」及「U NI NAN」的用法與來源。


我相信如果台灣的山林裡沒有獵人,則台灣的森林將不再有「守護者」。山林將會面臨浩劫。
我們期待孩子踏出台灣在地精神的堅持,走過台11 線的眾多部落,登上高山部落。在山林裡與自我對話,在遊獵中與自然共生。
從自然史到人類發展史,在空間與時間的遷徙中,重新「看見」土地的力量。
Comments